邻居家的狗一到发情期就到处尿尿
弄得家门口臭死了
哼!
愚蠢的人类
都不知道要给宠物绝育吗?
绝育并不会影响宠物的健康
相反还会使它们的平均寿命增加40%
绝育后的母猫母狗得乳腺癌的几率会小很多
公猫公狗绝育后
性情会变得更温和
也就没那么容易跟别的动物打架了
给猫猫狗狗做绝育手术
至少要在它们出生6个月之后
而且要避开发情期
免得影响成长和发育
手术前8个小时不要给宠物吃东西
6个小时以内不要喂水
还要提前给宠物剪好指甲
防止它们术后抓破纱布
另外 手术后6个小时
它们是不能吃任何东西的
通常情况 绝育手术后几天就能恢复了
但是 康复期间宠物的抵抗力会降低
为了避免生病 一个月之后再给它们洗澡吧
千万别给宠物吃人类的避孕药
会影响它们身体的激素平衡
甚至还会长肿瘤呢
沐米猫舍的经验
1.公猫去势手术(绝育)400-500元。
2.母猫绝育500+元。
不同地区介个不一样,比如上海就可能比全国城市绝育都贵!根据反馈一般都是三位数!
绝育手术是对猫性器官进行摘除的常规手术。手术后,猫咪无法繁殖;同时,也会因无法再产生性激素,减少或消除随之带来的性行为。
丨 到底失去了什么?
在雄性去势手术(castration)中,生殖腺和睾丸将被摘除。由于去势摘除了精子和以睾酮为主的雄激素的来源,因而生殖器的附属器官和第二、三特征会退化,公猫不会再有发情现象(一些已有过发情行为的猫咪也会逐渐减少消失)。该手术会在公猫阴囊侧部纵向各切开一个小口,将睾丸及部分输精管挤出切除,连接输精管打结后送回阴囊。公猫去势手术一般耗时相对较短,恢复较快,多数猫在术后第二天就恢复正常进食和活动。
雌性绝育手术(spaying)会摘除母猫的卵巢、输卵管和子宫。尽管一些动物通过小刀口切除子宫角可让子宫体在体内逐渐萎缩丧失功能,但鉴于子宫体在猫体内可能会发炎蓄脓,通常母猫绝育手术会将整个子宫切除。母猫绝育手术会在腹部刮毛开口,通过一个小切口摘除两侧的子宫和卵巢。该手术耗时相对公猫要长,术后的恢复也需要更多的时间,但也在一到两天后就能恢复进食。
丨 进行手术的最佳年龄?
The Cat Group组织*在2006年提出:绝育手术推荐最佳年龄为四月龄。
-1024x250.jpg)
研究表明,在四个月就进行绝育手术与传统的六个月相比,手术时间减短,手术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明显降低,术后的恢复速度变快。此外,与六月龄进行手术的猫咪相比,早期绝育的猫下泌尿道综合征(FLUTD)、牙龈炎和猫哮喘的发病率也会降低。由于一些“早熟”猫咪在六月龄就能怀孕或者开始喷尿,因而可选择更早绝育以有效避免。
丨 预防生殖系统疾病
因生殖器官的摘除,术后可消除母猫患卵巢和子宫肿瘤及公猫患睾丸癌等生殖系统疾病的风险。调查显示,绝育也会大幅度降低猫咪乳腺肿瘤(50%的狗及90%的猫为恶性或癌性)和前列腺疾病的发病率。
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表明,绝育影响冲突性行为减少,也会大幅度降低一些传染病(如猫白血病(FeLV)、猫免疫缺陷病毒(FIV))的感染率、寄生虫传播和外伤伤害的发生。
丨 减少行为问题
雄性猫科动物的性行为多是由于睾丸产生的睾酮引起的。因此绝育后,乱尿喷尿(实则为尿标记)、焦躁徘徊(实则为领地巡视)、攻击斗殴(实则为“抢女人”)等一系列行为问题都将随之淡出消失。
国外曾有许多猫主人为避免母猫在发情时乱叫、拖地爬行、疯狂翻滚等行为问题,采用药物来防止猫咪进入发情期。但研究表明,这类药物的长期过量使用会增加生殖系统紊乱的风险和子宫癌的发病率。因而采用绝育手术才是解决这类问题更健康更根本的方法。
而猫咪行为问题的解决,也可有效降低弃养的发生。
丨 手术相关风险
作为一个外科手术,绝育手术也会存在手术本身和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主要为术中麻醉和术后感染)。由于母猫比公猫的手术更复杂,因此相关风险相对较高,恢复期较长。但随着现代化设施改进和医学技术的发展,绝育手术已属于常规手术范畴,该类风险非常低。
虽研究表明,动物绝育可能会增加患尿失禁的风险,但该病患病风险极低。
丨 肥胖及相关疾病风险增加
性器官的摘除会影响荷尔蒙的变化,引起激素平衡的改变。研究表明,性激素降低会增加动物食欲,减少运动量。因而绝育后猫咪,特别是公猫,更易存在超重倾向。
-1-1024x135.jpg)
而肥胖和不愿运动也会随之引发一系列其他健康问题,如关节负担加重引发关节炎,增加胰岛素抵抗导致糖尿病患病风险,尿路感染和尿结石风险增加等。
针对“母猫比公猫更易亲近”说法,主要表现在相互舔毛(allogroom)和相互摩擦(allorub)行为中:母猫对同性和异性都不排斥,而公猫通常只会选择异性;且母猫主动与公猫交流示好的次数远大于公猫主动交流的次数。但同时,由于同性内和异性间的冲突都十分常见,因而目前不存在“亲近性或攻击性存在两性异形(两性间存在显著差异,sexual dimorphism)”的明确结论。
Neville和Remfry等人对已绝育猫咪的研究表明,尽管没有证据明确证明绝育会引起性格改变,但绝育后猫咪在同性和异性间确实都存在互动行为增加和攻击性行为减少的现象。
佐治亚大学对家养绝育猫社会行为调查表明:绝育后猫咪的亲近或攻击行为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绝育前后母猫的亲近行为无太大变化,但绝育后公猫会花更多时间与同性亲近;与攻击行为呈负相关的决定因素为猫咪一起生活的时间,而非绝育与否。因而,他们提出:对室内已绝育猫而言,性别对其社会行为影响不大。
留言
您必须登陆 才能发表评论。